市级农商银行是强化还是弱化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

2023-07-10 15:23:23 来源:董希淼

——访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

作为当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一大亮点,组建市级农商银行正在备受关注。近年来,包括徐州、三门峡、哈尔滨、乐山等在内的全国多地把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作为改革化险、抱团取暖、提升能力的重要举措。但与此同时,有声音认为,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与保持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的政策要求相悖。如何看待二者关系?如何因地制宜地加快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对此,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


【资料图】

有助于保持农信机构商业可持续性

中国经济时报:有声音认为,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与保持县域农信机构法人地位总体稳定的要求相悖,对此您怎么看?

董希淼: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2022年之前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上每年都提出,要求保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有人担心,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与保持县域法人地位总体稳定的政策要求相悖。而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省(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治理机制,稳妥化解风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化险,推动村镇银行结构性重组”,均已不再强调保持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稳定。这就说明,保持县域农信法人地位稳定不是当前农信社改革的关注重点和明确要求。

更重要的是,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与县域农信法人地位稳定的要求并不矛盾。保持农信社县域法人地位和数量总体稳定,根本目的是要保持农信社服务“三农”力量不削弱。而组建市级农商银行的目的,是为提升农信社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的能力。组建市级农商银行是农信机构优化管理体制、壮大资本实力、增强发展能力的一项创新性措施,有助于提升农信机构稳健发展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如果不组建市级农商银行,那些总体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的县域农信机构可能会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市场直接淘汰出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从长远看有助于保持农信机构商业可持续性,从而真正增强农信机构服务县域和乡村的能力和效率。

因地制宜加快组建市级农商银行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把握当前深化农信社改革的有利时机,因地制宜地加快组建市级农商银行?

董希淼:深化农信社改革不能搞“一刀切”,组建市级农商银行应立足改革化险的总体要求,从区域和形式两个方面,坚持好“因地制宜”、“一市一策”等原则。

首先,在区域上,市级农商银行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对东北和中西部地区规模较小、风险较高的县域法人农信机构,可采取吸收合并、新设合并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根据需要组建市级农商银行。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应再组建新的市级农商银行。

其次,在形式上,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模式。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主要有三种模式——如果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可以选择将市区农信机构合并,组建经营区域为市区的市级农商银行;如果县域经济较弱,则可以将市区和县里的农信机构合并,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市级农商银行;独立于省联社的市级农商银行,在少数特殊地区仍可继续探索。

总之,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一是有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适度拓宽农信机构经营区域,在扎根本地的前提下拓展发展空间和能力;二是有助于加强资源整合特别是市级层面资源整合,提升品牌形象,“一个口子对外”,更好对接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三是有助于“抱团取暖”,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管理体制,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四是有助于降低经营管理成本,提高沟通协调效率,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服务客户、服务实体经济。

谨防“一并了之” 多举措支持农信机构稳健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您认为组建市级农商银行以及加快农信机构重组合并要注意哪些问题?

董希淼:在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前提下,农信机构通过组织市级农商银行等方式加快重组合并,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经营效能和服务能力。事实上,重组合并是手段不是目的,应采取更多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推动农信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农信机构的重组合并不能“一并了之”。当前,农信机构的重组合并主要由地方政府主导。建议地方政府量力而行,尤其不要搞简单的“拉郎配”,而是应该引入市场化机制,并在股权结构、机构重组、高管配备等方面妥善安排,否则可能产生新的冲突和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重组合并不是“一招鲜”,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农信机构的作用不可或缺,支持农信机构稳健发展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新举措。

对此,建议:首先,采取措施防范大型银行非市场化过度下沉给农信机构带来的“挤出效应”,推动农信机构真正成为多层次、广覆盖的银行机构体系重要部分。其次,实施差异化监管,适当放宽农信机构申请业务资质、牌照的要求。比如,支持更多的农信机构申请成立理财公司。再次,进一步支持农信机构拓宽资金来源、降低负债成本,持续增强资本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最后,支持农信机构引入专业人才,用好金融科技,加快和深化数字化转型,着力改变农信机构“多而不强”的现状。(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晶晶)

标签:

上一篇:天奇股份锂电回收版图再扩容 牵手富奥股份搭建电池回收生态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业界
更多
手机
更多
测评
软件
数码